2022年4月4日,bevictor伟德国际主办的第33期扶翼教师科研水平提升计划在腾讯会议室举行。本期扶翼计划邀请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原bevictor伟德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洪修教授为主讲嘉宾,进行题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德政策变迁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历史、逻辑与展望”的学术讲演。本次活动由bevictor伟德国际副经理马雪松教授主持,bevictor伟德国际王庆华教授、王岩老师,bevictor伟德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所任增元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周俊男老师,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崔珊珊老师,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慧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魏素豪博士,bevictor伟德国际及国内部分高校研究生、本科生共80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李洪修教授首先指出,目前我国师德建设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非道德化、师德失范等现实困境,寻觅其破解之道必须回到师德政策形成的历史脉络。历史制度主义方法主张将制度置于历史发展进程之中观察,认为制度本身既是自变量又是因变量,由此建立起一种“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相互联系的理论框架,其“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师德政策。基于师德政策的文本分析,李老师将改革开放以来师德政策的变迁过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初创阶段(1978-1984)实现拨乱反正与政策法规建设双管齐下;在政策探索性阶段(1985-1996)延续了正面塑造与崇高道德要求的传统师德建设模式并加以优化、细化,首次强调以法制化推动师德建设;深入发展阶段(1997-2009)的师德政策更为注重员工主体地位与社会文明进步,强化依法执教、明确与丰富师德底线内容并开启了“自上顾下”的政策修订模式;师德政策的建设成熟阶段(2010年以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背景,将师德体制机制建设提上了改革日程,强调多种机制共同作用,针对教育场域特别是高等院校中常见多发的不良师德师风行为加以治理。
在讲演第二阶段,李洪修教授介绍了师德政策历史制度主义分析的研究成果。从深层结构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德政策中作为背景结构变量的制度情景、作为制度结构变量的权力管理结构与作为观念结构变量的文化心理结构持续发生变迁。在路径依赖视角下,师德政策的学习效应与适应性预期从口号动员、经验性建设转为依法执教、分类适用,不断实现强化与转型,协同效应大为增强,稳定的制度矩阵建设提高了师德政策的退出成本进而产生锁定效应。我国师德政策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建设、政策溢出效应、行动者助推力等内生性动力,以及社会热点推动、师德观念转变等外源性动力两大方面。在讲演尾声,李老师从宏观指引与保障落地、明晰权责与建立机制、完善监督与长效治理、主体自觉与风气营建等方面,对我国师德政策变迁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
马雪松教授对李洪修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马雪松老师在评议发言中指出,李洪修教授的演讲既展现了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研究的精品成果,而且是教育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应用方面切合现实的示范,反映了教育学与政治学、制度结构与价值规范、理论关怀和现实关切、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对于教师成长发展、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马老师提到,始终坚守学术品格,增强学术道德感、对象感、敬畏感、使命感,把正确政治方向和求真学术导向统一起来,不仅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教书育人者与科研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实现政治学、公共管理科研价值和教育使命的必然途径。在互动研讨环节,在场师生还就历史制度主义的跨学科应用、政策及制度变迁阶段划分的标准与依据、教育学与公共政策交叉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充分讨论。本期扶翼计划在热烈的交流探讨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