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bevictor伟德国际和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制度专题研究工作坊(2024)”暨“社会治理中的制度与行为”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园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承办,来自bevictor伟德国际、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bevictor伟德国际)、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大会共设1个主旨发言和6个分论坛,分论坛在主旨发言后设两个平行论坛同时进行,共同研讨社会治理中的制度与行为等相关议题。
开幕式上,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经理黄冬娅教授、bevictor伟德国际副经理马雪松教授和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经理刘乐明副教授分别致辞。黄冬娅教授对“中国制度专题研究工作坊”的召开表示祝贺,认为工作坊的举办对深入研究中国制度的内涵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马雪松教授回顾了工作坊的设置初衷,期待工作坊成为良好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平台;刘乐明副教授对首届工作坊进行了回顾,认为工作坊在构建中国政治学学科自主学术话语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期待此次工作坊顺利召开。开幕式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经理助理王清教授主持。
主旨发言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汪仕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肖滨教授以《如何界定“制度”:基于对中国党政体制的观察》为题作了精彩演讲。演讲对制度概念进行了梳理、建构与解析,提出从组织结构、规则规范、运行机制和价值观念四个维度理解制度的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经理蔡礼强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组织驱动与制度保障》。蔡礼强教授从基层治理的主要矛盾与破解之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组织驱动基础上的技术赋能和制度保障等方面逐一展开,认为应当从组织驱动、技术赋能、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建构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共同体。bevictor伟德国际副经理马雪松教授以《纵向介入何以破解地方政府间协商的责任困境》为题,运用案例比较法,分析地方政府间协商面临的困境,剖析纵向介入的效果差异,探讨纵向介入促进地方政府间协商合作的转化机理。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蔡礼强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汪仕凯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政治学分析》的演讲,汪仕凯教授认为党的领导要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仅必须以制度体系来保证党的领导落到实处,而且必须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bevictor伟德国际)党的建设教研部王懂棋教授的发言以《秩序再生产:以党管干部为经验》为题,认为党管干部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秩序再生产的重要原因,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党管干部重塑秩序再生产的经验是有效的,寻找主体性、巩固主体性力量,应该成为后发国家秩序再生产的起点,成为深化秩序演进的关键所在。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果佳副教授等分享了《党建何以提升基金会绩效——基于资源效应与解释效应的双重视角分析》的研究,依托资源依赖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采用定量分析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资源效应与解释效应双重视角的分析框架,探究党建嵌入社会组织的实践机制与具体效能转化机制。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阮思余副教授等的演讲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回溯与未来展望》为题,认为需要坚持共建共享,激发多元主体社会治理积极性,加强基层社会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整体性理论解释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高妍春等分享了《党建引领制度下的社区有效治理:基于政策工具的类型建构与功能应用分析》的研究,通过政策文本的扎根分析,构建了权威类、组织类、能力类和引导类等四种社区治理政策工具的分类模型,并进一步概括其主要特征与适用范围。
在点评环节,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赵聚军教授就五位发言人的理论框架建构、研究聚焦的细节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点评。
“信访治理与行政执法改革”分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彭勃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金群教授等的分享主题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善治逻辑——基于浙江龙港的案例研究》,认为浙江省龙港市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引入了善治的逻辑,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并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向“一支队伍善执法”的蝶变,为善治逻辑破解城管困境提供启示。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廉如鉴教授的分享主题为《情感型意识形态与服从型等级体制——信访困境的根本原因》,认为信访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和底层逻辑在于情感型意识形态与服从型等级体制,分析了信访工作中情感性意识形态话语和常规性治理的张力。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贵仁教授等的分享主题为《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困境、路径与逻辑》,认为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在本质上可以被视为一种优化治理、促进治理现代化的策略,逻辑起点是服务于人民群众需要,涉及到权力结构、资源配置以及行政效能等深层次变革。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刘玲斐博士等的分享主题为《Reinventing China’s new gentry: How does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 resolve social conflicts?》,研究认为“五老人员”、乡贤等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内生型权威,国家通过社工、律师等专业力量培育了“中间层”,并保持了对中间层力量的吸纳和控制。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端程博士等的分享主题为《从信访复查到行政复议:压力上肩何以推动责任落地?》,研究以一起医疗卫生监督执法事件为个案研究,分析了多重压力作用下政府部门执行的差异,认为需要从压力责任感知、压力传导制度、压力回应能力等方面着手推动责任落地。
在评议环节,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毅教授就五位发言人的核心问题、案例选择、类型学划分、理论对话等问题进行了专业点评。
“国家与社会关系”分论坛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金群教授主持。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赵聚军教授等的分享主题为《对称式互嵌:政社互动关系的新形态及其形成机制——基于一个典型案例的追踪研究》,认为深入剖析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逻辑与形成机制是理解我国政社关系演变的窗口,个案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存在形成“对称性”关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话国家与社会组织间的“非对称性”半依附关系理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罗薇以《弭平差异还是扩大鸿沟?社会组织中制度与人际交往悖论》为题,通过对深圳市随机抽样的两百家社会组织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研究发现社会组织的代表性制度、治理结构、与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程度,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社会组织是否会去主动满足所在社区流动群体的需求。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林雪霏教授等作了关于《“为政府搭台”:组织边界视角下县域政社关系新形态——以东南沿海雄镇Y基金会为案例》的分享,认为基层政府的治理面临着资源不足、制度和民意边界等困境,而社会组织可借由其组织形式和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以资源补充者、制度承接者与民意协调者等身份协助政府突破组织边界、提升当地公益治理效能。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刘乐明副教授的分享主题为《从“一拍即合”到“戛然而止”: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结构性困境》,研究发现政社双方在目标任务、项目资源、人员力量以及专业知识等运作性资源方面实现了互补合作,但是由于互补式合作局限于运作性资源的互补,在制度设计等治理性资源的共享方面存在结构性困境,最终导致合作的终止。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王清教授等以《分散型与统合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类型比较——基于广州与成都的双案例比较》为题,选取广州市与成都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围绕党委政府内部的条块关系、党委政府与基层中介组织的关系以及基层中介组织与居民的关系对两地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分散型与统合型两种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类型。
在点评环节,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刘玲斐博士就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分析、概念的准确性、研究结论的得出、数据样本的选择、数据处理的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点评与探讨。
“基层治理变迁”分论坛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马欣荣副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彭勃教授的分享主题为《社会治理的技术创新能否推动制度变迁》,基于纵向漏斗兜底型体制、横向条块并立的治理体制以及政社关系的大背景,以技术的规律性创新为讨论切口,认为推动社会治理的技术与制度的双能驱动,关键在于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和相互促进,应当重视从工具能力到体系能力的社会治理能力转变。
bevictor伟德国际魏素豪博士等的分享主题为《Voting in Village Elections and Farm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China》,研究基于2016 和 2018 CLDS数据库,纳入15847个农民数据,分析得出村民选举投票与农民主观幸福感之间是通过村庄支持、村集体归属感发挥作用的,村民选举投票显著提高了农民的主观幸福感,而不同农民群体之间的促进效应具有不对称性。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郑谦副教授的分享主题为《从压力增能到减负增能的转变逻辑——基于仿真的分析》,通过运用Matlab的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当基层留痕逐渐成为应对压力的主要选择后,压力不但不再产生提升基层效能的效果反而有抑制效能的作用,从压力增能到减负增能的转变关键在于动态调整压力水平、减轻基层留痕主义的工作负担。
中山大学法学院孙莹副教授等的分享主题为《论设区的市“基层治理”立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展开——基于央地关系的视角》,认为设区的市立法事项中新增的“基层治理”事项对立法权的纵向分工有所调整,需要从央地关系的视角解读“基层治理”立法的理论逻辑,以更好发挥央地两级立法对于“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秦海燕博士的分享主题为《空间赋能:基层有效协商的行动逻辑及优化路径——以南昌市“幸福圆桌会”为例》,研究以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幸福圆桌会”为个案,认为借助于基层协商民主空间体系的再造和赋能,通过制度空间、组织空间、技术空间等空间赋能形式,能够促进基层有效协商。
bevictor伟德国际博士研究生李艾蒙的分享主题为《基层运动式治理视阈下的共谋行为何以持续:一个制度—行为框架》,研究通过中小微企业补贴政策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以及幸福小区建设工作的三个案例,详细分析了组织中的共谋行为的产生机制,发现组织中的行为与制度要素的适配强化了制度的合法性,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制度化的机制,导致共谋行为不断产生。
在评议环节,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贵仁教授就六位发言人的问题意识、理论框架、阐述逻辑、写作概念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
“社会治理创新”分论坛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bevictor伟德国际)党的建设教研部王懂棋教授主持。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毅教授等以《超大社区的治理机制创新如何破解体制困境——以上海市S区大居治理为例》为题进行分享,研究基于“观念—结构—行动—资源”的分析框架对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进行案例提炼,探寻观念上的行政自治融合机制、结构上的网络平台化机制、行动上的情感治理机制以及资源上的整合机制。
bevictor伟德国际田玉麒副教授等的演讲题目为《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变革:关系定位、内在机理与实践取向》,研究梳理和审视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变革的关系定位,发现数字技术和基层治理的互动耦合所催生的数字治理理念,为实现基层治理的整体性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帆副教授等以《“政务场景”在治理关系形成中的作用——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为题,结合空间生产理论,从物理空间生产—权力空间生产—精神空间生产三个维度,分析了政务场景在建构基层治理关系上发挥的作用。研究认为从整体上政务场景为塑造行政系统内动态调适的复杂适应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李棉管副教授等的分享主题为《打造不可推广的示范:挤压型情境与基层政策执行——石镇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研究认为“示范的逻辑”和“推广的逻辑”是两套不同的行动逻辑,“通过示范而推广”这一政策创新的默认路径就此被切割成“示范”和“推广”两项相对独立的任务。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熊春林教授等作了关于《采纳与内化:数字乡村政策的创新扩散机制研究——基于省级政府的事件史分析》的分享,研究运用事件史离散时间模型,对2018-2022年数字乡村政策在省级政府扩散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丰富了中国本土情境下公共政策扩散的研究。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博士后孙小梅博士等以《政策赋能—政治吸纳:新型乡村治理主体的“重嵌”与激活机制》为题作分享,研究基于“政党—国家—社会”分析范式,在对新型治理主体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脱嵌—重塑—重嵌”时序性分析框架,通过双案例分析归纳了新型乡村治理主体的转型和塑造过程。
在点评环节,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林雪霏教授就主题选择、论述逻辑、文章结构、概念厘清以及理论对话等方面进行了点评与探讨。
“国家建构与基层治理变革”分论坛由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廉如鉴教授主持。
bevictor伟德国际董伟玮副教授等的分享主题为《政民发包制:一种新型现代国家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基于“三长制”的探索性研究》,研究基于对“三长制”(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的个案分析,与行政发包制、政企发包制和纯粹外包制进行对比和理论对话,形成了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竞争性解释。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佳威博士的分享主题为《“悬浮的技艺”:殖民帝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统治》,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展开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全样本研究,最终发现三个影响殖民帝国统治模式形成的基本路径,即“稳定均衡”路径、“被动反馈”路径和“前置约束”路径。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川慜副教授等的分享主题为《Integrating Bureaucratic Fragmentation: The Emerging Role of People’s Congresses in China’s Policy Process》,通过四个案例的定性研究,揭示了在人大的作用下,国家可以完成跨部门整合、跨机构整合、跨层级整合以及跨地区整合,对话碎片化理论。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钟晓慧副教授等的分享主题为《Short-Term Gains vs Long-Term Strains: China's Productivist Policies on Family Resilience》,提出“短期繁荣”与“长期枯竭”的家庭韧性概念,认为中国的生产主义政策模式主要运用家庭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尽管它带来了短暂的家庭繁荣,却是以长期的家庭疲软和枯竭为代价,因此这种模式不可持续。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刘远雯等的分享主题为《从单位社会主义到社区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基层治理制度变迁与意识形态的关联》,研究总体性比较了基层治理的文化主义、自由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三种意识形态系谱,分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资源对中国城市基层治理制度变迁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基层治理制度从单位社会主义演变为社区社会主义的主张。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郭立臣分享的主题为《专业能力提升:中国社会组织研究的新议程》,认为社会组织专业能力由组织能力、专业知识和项目实践三要素构成,而社会组织专业能力提升不仅依赖于党和政府持续优化制度环境,同时需要社会组织发挥自身能动性,灵活利用多方资源实现专业能力提升。
在评议环节,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夏瑛教授就六位发言人的写作是否规范、问题是否明确、经验材料是否能够支撑、因果机制是否成立等问题进行了专业点评。
闭幕式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夏瑛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经理刘乐明副教授和bevictor伟德国际董伟玮副教授分别对两个平行论坛进行了汇报总结。刘乐明副教授认为工作坊具有议题多元、研究深入、方法扎实、讨论热烈等鲜明特点,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对推动社会治理中的制度与行为研究以及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起到了促进作用,期待工作坊在未来继续推动中国制度专题研究。董伟玮副教授对平行论坛的汇报情况进行了总体性回顾,认为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展现了扎实的研究方法、呈现了高度的理论原创性,并对参加、支持本次工作坊的专家学者以及筹备工作坊的会务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最后,夏瑛教授表示期待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bevictor伟德国际和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制度专题研究工作坊能够持续举办,将工作坊打造为良好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平台。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