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学阐释”学术研讨会在匡亚明楼3094会议室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以及bevictor伟德国际等高校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以及《bevictor伟德国际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老师参与会议。本次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首先,周光辉教授在开幕辞中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周光辉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超越了西方化的传统视角,正在经历“从走向未来到开拓未来”的变化,呈现出去线性化、去简单化、去概念固化的研究态势。周光辉教授认为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正当其时,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
随后,会议正式进入学术研讨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续添教授从历史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提出建构国家形态理论的必要性并梳理了国家形态的概念史及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阐释和界定了新型现代国家的内涵。中山大学肖滨教授面向中国开展两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了以国器、国族、国民为主要内涵的理论框架,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释补充了政治学的视角。浙江大学余逊达教授关注制度型开放的现象,并对其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作出了界定,论述了以制度型开放推动新型现代国家建设的现实路径。南京大学张凤阳教授历史地考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治国纲领的变化,指出了这种治国纲领的弹性在因应不同时代任务上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辩证理论。复旦大学陈明明教授从依附论和现代化理论出发,论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从边缘走向中心、从落后走向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下午的研讨中,北京大学张静教授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从现代国家建设的共性中阐述新型现代国家的特征,提出了建设一体化的公共关系在新型现代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周光辉教授在发言中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新型现代国家建设,从文明史的视角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认为新型现代国家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主题和政治保障。复旦大学贺东航教授系统讨论了现代国家建设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窥探两者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同频共振”,并以中国的五年规划为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了现代国家如何推动现代化发展。清华大学景跃进教授从“通古今之变,汇中外文明”的角度论述了如何理解新型现代国家中的“新型”“现代”与“现代国家”,指出了新型现代国家研究所蕴含的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如何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研究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范式展开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共同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型现代国家的研究既是对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也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值得长期关注与深入推进。
图文:赵德昊
责编:王逸洲
一审:赵德昊、王逸洲
终审:殷冬水